Aug 01, 2022
免責聲明:本文援引自網絡或其他媒體,與揚鍛官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轉發自:中國機械
作者:王國義
(嘉峪關索通預焙陽極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3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建議
3.1 探索校企結合、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實踐教學
在機械制造及自動化人才培養上,高校可采取校企合販賣機器人等金點子。
教師科研項目“用于 10kV 柱上真空斷路器高壓試驗的智能搬運機器人”“無人
車間搬運機器人的設計與研究”,專利一種移動式機器人平臺”等。
創新創業項目、科研成果轉化,亟待解決成果轉化落地的機制。
高校科研成果、創新項目。
2.3 校企合作聯合開發“定制”機器人的多贏局面
企業安排有實踐經驗并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運作有深入了解的導師參與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促進創業教育的開展。
在“校企合作”基礎上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將前沿、靈活性強的機器人課程根據創業模式、創業行業設置成一個模塊,在保持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完整的前提下,根據社會、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趨勢靈活調整和優化創業課程 , 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以“定制化搬運機器人” 為合作突破口,高校和企業之間強強聯合 , 促進企業智能化升級,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
企業指導師生開展創新創業 , 為企業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因此,校企合作聯合開發“定制”機器人,可促進企業—— 學校——學生三方共贏局面。
3 校企合作的人工智能深度應用的關鍵技術
3.1 定制化搬運機器人的關鍵技術
將搬運機器人結合生產需要,應用于無人車間的生
上接第 111 頁作、共同培養的方式,有針對性、目的性的為企業培養、輸送人才。
校企合作是一種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加入專業性和實踐性更強的技能和操作培養,利用一線教學便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關技能和未來工作環境及流程。
校企合作同時節約了教育與企業成本,加強了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踐訓練。
3.2 重視人才考核、完善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人才考核制度
加強對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學生考核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的考核,同時要加強對專業技能的嚴格把關。
通過專業考核來促進人才隊伍水平的整體提升,為社會和國家輸送一批批全方位、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
其次應逐步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改進內部管理方法及程序,健全內部管理標準。
除增強對學生的考核之外,也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加強教師隊伍知識與技能的更新換代
如可以定期邀請相關專家對領域內的研究新進展及相關前沿的理論或者技能操作知識進行深一步的推廣、宣講,為教師隊伍進行知識更新點亮一盞指路明燈;
鼓勵教師積極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改進傳統教學方法,及時更新自身知識系統,不斷將新知識、新技能、新理念引入到課堂教學和實踐操作當中,激發學生對機械制造及自動化領域相關知識的學習熱情。
大力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對教師的要求同樣嚴格,強化教師內部管理和專業行政管理,進而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3.3 政策引導、多措并舉促進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注重政策引導,著力營造育才環境氛圍,引導市場、產搬運、裝配環節,取代工人從事高危、復雜、重復的操作。
搬根據運機器人的關鍵技術問題,提出一種基于企業生產實際的搬運機器人的設計思路,重點研究搬運機器人巡線、工件檢測、搬運裝配、避障測距、精確定位、自動調速、數據通信等功能:
①模塊化的機械結構設計;
②控制系統的研發;
③ 傳感系統;
④運機器人的數據通信;
⑤自主規劃路徑;
⑥工件檢測;
⑦智能裝配;
⑧避障測距。
3.2 校企聯動的創新創業機制
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創新成果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校企打造“共享工廠”。
在“共享工廠”模式下,企業可利用生產淡季安排高校師生參與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環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幫助高校解決實訓場所及實訓設備的需求。
同時輕化企業固有資產,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4 結語
基于校企合作的人工智能技術,是適應科技發展、高校學科發展的必然結合,學生的創業教育與人工智能專業課程融為一體 , 探索實施校企共同參與、緊密結合的校企合作創新機制。
通過校企合作的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平臺,搭建創新孵化基地,企業與高校師生聯動合作,針對中小企業需求研發專用型、個性化的人工智能產品,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
企業、高校逐步建立完善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機制,同時提升專業技能人才的相關薪酬待遇,促使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就業態度轉變,使“靠手藝吃飯”成為一種良性的社會風尚。
其次政府引導,企業配合完善人才終身學習、培訓制度。
在學生走出校園,進入工作后,能夠繼續學習,通過持續開展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相關技能培訓,全面提升職業技能水平。
政府可通過發放培訓補貼的方式,鼓勵企業建立終身學習制度,并通過開展相關技能競賽,從根本上促進人才的學習欲望,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4 結語
本文以機械制造及自動化人才培養為主線,分析當前我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人才培養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優化策略。
世界的進步,中國的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大,對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只有培養出具有全面綜合素質的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人才隊伍,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推動中國制造 2025 規劃的更好實施,滿足日益增強的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曉東,張凱,韓飛.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8).
[2] 鄭向陽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分析 [J]. 南方農機,2019(4).
[3] 白雪寧 . 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分析[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October 26, 2016
The Most Successful Engineering ContractorApr 15, 2024
基于Abaqus的齒圈壓板精沖工藝有限元分析(二)Apr 15, 2024
基于Abaqus的齒圈壓板精沖工藝有限元分析(一)Apr 12, 2024
基于沖壓同步工程側圍外板成形分析及結構改進(二)Apr 12, 2024
基于沖壓同步工程側圍外板成形分析及結構改進(一)Apr 11, 2024
合金化熱鍍鋅汽車外板沖壓脫鋅分析及改進(二)Apr 11, 2024
合金化熱鍍鋅汽車外板沖壓脫鋅分析及改進(一)